模式识别 ¶
约 3653 个字 预计阅读时间 12 分钟
Abstract
归档学习模式识别课的一些笔记
模式识别的概述 ¶
模式和模式识别的概念 ¶
- 模式:对某些感兴趣的客体的定量的或结构的描述。模式类是具有某些共同特性的模式的集合。
- 模式识别:研究一种自动技术,依靠这种技术,计算机将自动地(或人尽量少地干涉)把待别识模式分配到各自的模式类中去。
模式识别系统组成 ¶
注意“处理”与“识别”两个概念的区别
模式识别的分类 ¶
- 从理论上分类
- 统计模式识别
- 句法模式识别(结构模式识别)
- 模糊模式识别
- 神经网络模式识别
- 从实现方法分类
- 监督分类
- 非监督分类
模式识别的应用 ¶
不停车收费系统
关键:车型的自动分类。几种主要技术:
- 提取车辆外形几何参数进行处理分析,实现分类。如视频检测方法、红外检测方法。
- 测量车辆的其他物理参数(噪声、振动、压重等)实现分类。如动态称重、电磁感应等。
- 直接识别车辆身份的方法实现分类。如电子标签、视频牌照方法等
聚类分析 ¶
距离聚类的概念 ¶
- 概念:物以类聚
- 聚类分析:根据模式之间的相似性对模式进行分类,是一种非监督分类方法。
- 相似度含义
- 有 n 个特征则组成 n 维向量 \(X=[x_1, x_2, ..., x_n]^{\top}\) 称为该样本的特征向量。它相当于特征空间中的一个点,以特征空间中,点间的距离函数作为模式相似度的测量,以“距离”作为模式分类的依据,距离越小,越相似
聚类分析是否有效,与模式特征向量的分布形式有很大关系。选取的特征向量是否合适非常关键。
相似性测度和聚类准则 ¶
相似性测度 ¶
衡量模式之间相似性的一种尺度。如:距离。
-
欧氏距离
设 \(X_1, X_2\) 为两个 n 维模式样本,\(X_1 = [x_{11}, x_{12}, ..., x_{1n}]^{\top}, X_2 = [x_{21}, x_{22}, ..., x_{2n}]^{\top}\),欧氏距离定义为 :
\[ D(X_1, X_2) = \parallel X_1 - X_2 \parallel = \sqrt{(X_1 - X_2)^{\top}(X_1-X_2)} \]距离越小越相似。
-
马式距离
平方表达式:\(D^2=(X_1-X_2)^{\top}C^{-1}(X_1-X_2)\)
令 \(M:\) 均值向量 M_Mean,\(C:\) 该类模式总体的协方差矩阵 C_covariance。
对 n 维向量 :\(X=[x_1, ..., x_n]^{\top},M=[m_1,...,m_n]^{\top}\)
\[ C = E\{(X-M)(X-M)^{\top}\} \\ = E \{ \begin{bmatrix} (x_1-m_1) \\ (x_2-m_2) \\ ... \\ (x_n-m_n) \end{bmatrix} [(x_1-m_1)(x_2-m_2)\cdot \cdot \cdot (x_n-m_n)]\} \\ = \begin{bmatrix} \sigma_{11}^2 & \sigma_{12}^2 & ... & \sigma_{1n}^2 \\ \sigma_{21}^2 & \sigma_{22}^2 & ... & \sigma_{2n}^2 \\ ... & ... & ... & ... \\ \sigma_{n1}^2 & \sigma_{n2}^2 & ... & \sigma_{nn}^2 \end{bmatrix} \]表示的概念是各分量上模式样本到均值的距离,也就是在各维上模式的分散情况。\(\sigma_{jk}^2\) 越大,离均值越远。
当 \(C=I\) 时,马式距离就是欧氏距离。
特点:
- 马式距离的计算是建立在总体样本的基础上。同样的两个样本,放入两个不同的总体中,最后计算得出两个样本间的马式距离通常是不相同的;
- 不受量纲的影响,两点之间的马式距离与原始数据的测量单位无关;
- 马式距离可以排出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的干扰;
- 夸大了变化微小的变量的作用。
-
明氏距离
n 维模式样本向量 \(X_i、X_j\) 间的明氏距离表示为:
\[ D_m(X_i, X_j)=[\sum_{k=1}^n|x_{ik}-x_{jk}|^m]^{\frac{1}{m}} \]式中,\(x_{ik}, x_{jk}\) 分别表示 \(X_i\) 和 \(X_j\) 的第 k 个分量。
当 \(m=2\) 时,明氏距离为欧氏距离。 当\(m=1\)时,\(D_1(X_i, X_j)=\sum_{k=1}^n|x_{ik}-x_{jk}|\),为街坊距离。
-
汉明距离
设 \(X_i、X_j\) 为 n 维二值 (1 或 -1) 模式样本向量,则 汉明距离为\(D_h(X_i, X_j)=\frac{1}{2}(n-\sum_{k=1}^n x_{ik}*x_{jk})\)
式中,\(x_{ik}, x_{jk}\) 分别表示 \(X_i\) 和 \(X_j\) 的第 k 个分量。
两个模式向量的各分量取值均不同:\(D_h(X_i, X_j)=n\),全相同:\(D_h(X_i, X_j)=0\)
-
角度相似性函数
\[ S(X_i, X_j) = \frac{X_i^{\top}X_j}{\parallel X_i \parallel \cdot \parallel X_j \parallel} \]是模式向量 \(X_i, X_j\) 之间的夹角的余弦。
-
Tanimoto 测度
用于 0,1 二值特征的情况 ,
\[ S(X_i,X_j)=\frac{X_i^{\top}X_j}{X_i^{\top}X_i+X_j^{\top}X_j-X_i^{\top}X_j} \\ \ \\ = \frac{X_i,X_j中共有的特征数目}{X_i和X_j中占有的特征数目的总数} \]相似性测度函数的共同点都涉及到把两个相比较的向量 \(X_i,X_j\) 的分量值组合起来,但怎样组合并无普遍有效的方法,对具体的模式分类,需视情况作适当选择。
聚类准则 ¶
根据相似性测度确定的,衡量模式之间是否相似的标准。即把不同模式聚为一类还是归为不同类的准则。
确定聚类准则的两种方式:
- 阈值准则:根据规定的距离阈值进行分类的准则
- 函数准则:利用聚类准则函数进行分类的准则
- 聚类准则函数:在聚类分析中,表示模式类间相似或差异性的函数
- 它应是模式样本集 \(\{X\}\) 和模式类别 \(\{S_j,j=1,2,..,c\}\) 的函数。可使聚类分析转化为寻找准则函数极值的最优化问题。一种常用的指标是误差平方之和。
聚类准则函数
式中:c 为聚类类别的数目,\(M_j=\frac{1}{N_j}\sum_{X \in S_j}X\) 为属于 \(S_j\) 集的样本的均值向量,\(N_j\) 为 \(S_j\) 中样本数目。
\(J\) 代表了分属于 c 个聚类类别的全部模式样本与其相应类别模式均值之间的误差平方和。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类样本密集且数目相差不多,而不同类间的样本又明显分开的情况。
基于距离阈值的聚类算法 ¶
近邻聚类法 ¶
- 问题:有 \(N\) 个待分类的模式 \(\{X_1, X_2, ..., X_N\}\),要求按距离阈值 \(T\) 分类到以 \(Z_1, Z_2,...\) 为聚类中心的模式类中。
- 算法描述
- 任取样本 \(X_i\) 作为第一个聚类中心的初始值,如令 \(Z_1=X_1\)
- 计算样本 \(X_2\) 到 \(Z_1\) 的欧氏距离 \(D_{21}=\parallel X_2 - Z_1 \parallel\),若 \(D_{21}>T\),定义一新的聚类中心 \(Z_2=X_2\);否则 \(X_2 \in\) 以 \(Z_1\) 为中心的聚类。
- 假设已有聚类中心 \(Z_1、Z_2\),计算 \(D_{31}=\parallel X_3 - Z_1 \parallel\) 和 \(D_{32}=\parallel X_3 - Z_2 \parallel\),若 \(D_{31}>T\) 且 \(D_{32} > T\),则建立第三个聚类中心 \(Z_3=X_3\);否则 \(X_3 \in\) 离 \(Z_1\) 和 \(Z_2\) 中最近者(最近邻的聚类中心
) 。 - 依此类推,直到将所有的 \(N\) 个样本都进行分类
- 算法特点
- 局限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第一个聚类中心的位置选择、待分类模式样本的排列次序、距离阈值 \(T\) 的大小以及样本分布的几何性质等。
- 优点:计算简单
。 (一种虽粗糙但快速的方法)
最大最小算法(小中取大距离算法)¶
- 问题:已知 \(N\) 个待分类的模式 \(\{X_1, X_2, ..., X_N\}\),分类到聚类中心 \(Z_1, Z_2, ...\) 对应的类别中
- 算法描述
- 选任意一模式样本作为第一聚类中心 \(Z_1\)
- 选择离 \(Z_1\) 距离最远的样本作为第二聚类中心 \(Z_2\)
- 逐个计算各模式样本与已确定的所有聚类中心之间的距离,并选出其中的最小距离。例如聚类中心数 \(k=2\) 时,计算 \(D_{i1}=\parallel X_i - Z_1 \parallel\), \(D_{i2}=\parallel X_i - Z_2 \parallel\),\(\min\{D_{i1}, D_{i2}\}, i=1,...,N\)(N 个最小距离 )
- 在所有最小距离中选出最大距离,如该最大值达到 \(\parallel Z_1 - Z_2 \parallel\) 的一定分数比值(阈值 \(T\))以上,则相应的样本点取为新的聚类中心,返回 3;否则结束
- 重复步骤 3、4,直到没有新的聚类中心出现为止
- 将样本 \(\{X_1, i=1,2,..,N\}\) 按最近距离划分到相应聚类中心对应的类别中
- 总结:先找中心后分类;关键:怎么开新类,聚类中心如何定
层次聚类法 ¶
每个样本先自成一类,然后按距离准则逐步合并,减少类数
- 算法描述
- \(N\) 个初始模式样本自成一类,即建 \(N\) 类:\(G_1(0), G_2(0), ..., G_N(0)\),计算各类之间(即各样本间)的距离,得一 \(N \times N\) 维距离矩阵 \(\mathbf{D}(0)\)。\(“0”\) 表示初始状态
- 假设已求得距离矩阵 \(\mathbf{D}(n)\)(n 为逐次聚类合并的次数
) ,找出 \(\mathbf{D}(n)\) 中的最小元素,将其对应的两类合并成一类。由此建立新的分类:\(G_1(n+1), G_2(n+1),...\) - 计算合并后新类别之间的距离,得 \(\mathbf{D}(n+1)\)
- 跳到第 2 步,重复计算及合并
- 结束条件
- 取距离阈值 \(T\),当 \(\mathbf{D}(n)\) 的最小分量超过给定值 \(T\) 时,算法停止,所得即为聚类结果
- 或不设阈值 \(T\),一直将全部样本聚成一类为止,输出聚类的分级树
-
问题讨论:类间距离计算准则
-
最短距离法 如\(H、K\)是两个聚类,则两类间的最短距离定义为:
\[ D_{HK} = \min\{D(\mathbf{X}_H-\mathbf{X}_K)\} \ \ \ \mathbf{X}_H \in H, \mathbf{X}_K \in K \] -
最长距离法
\[ D_{HK} = \max\{D(\mathbf{X}_H-\mathbf{X}_K)\} \ \ \ \mathbf{X}_H \in H, \mathbf{X}_K \in K \\ 若 K 类由 I、J 两类合并而成则 \\ D_{HK} = \max\{D_{HI}, D_{HJ}\} \] -
中间距离法 介于最长与最短的距离之间
\[ D_{HK}=\sqrt{\frac{1}{2} D_{HI}^2+\frac{1}{2}D_{HJ}^2-\frac{1}{4}D_{IJ}^2} \] -
重心法 将每类中包含的样本数考虑进去。若\(I\)类中有\(n_I\)个样本,若\(J\)类中有\(n_J\)个样本
\[ D_{HK}=\sqrt{\frac{n_I}{n_I+n_J} D_{HI}^2+\frac{n_J}{n_I+n_J}D_{HJ}^2-\frac{n_In_J}{n_I+n_J}D_{IJ}^2} \] -
类平均距离法
\[ D_{HK}=\sqrt{\frac{1}{n_Hn_K} \sum_{i \in H,j \in K}d_{ij}^2} \]\(d_{ij}\):\(H\) 类任一样本 \(X_i\) 和 \(K\) 类任一样本 \(X_i\) 之间的欧氏距离平方
若 \(K\) 类由 \(I\) 类和 \(J\) 类合并产生,则递推式为
\[ D_{HK}=\sqrt{\frac{n_I}{n_I+n_J} D_{HI}^2+\frac{n_J}{n_I+n_J}D_{HJ}^2} \]
-
动态聚类法 ¶
两种常用的算法:
- \(K\)- 均值算法 ( 或 \(C\)- 均值算法 )
- 迭代自组织的数据分析算法
K- 均值算法 ¶
- 基于使聚类准则函数最小化
- 准则函数:聚类集中每一样本点到该类中心到距离平方和
- 对于第 j 聚类集,准则函数定义为 \(J_j = \sum_{i=1}^{N_j} \parallel X_i - Z_j \parallel ^2,\ \ \ X_i \in S_j\)
- \(S_j\): 第 j 个聚类集,聚类中心为 \(Z_j\)
- \(N_j\): 第 j 个聚类集 \(S_j\) 中所包含的样本个数
-
对所有 \(K\) 个模式类有 \(J = \sum_{j=1}^{K} \sum_{i=1}^{N_j} \parallel X_i - Z_j \parallel ^2, \ \ \ X_i \in S_j\)
-
聚类准则:聚类中心的选择应使准则函数 \(J\) 极小,即使 \(J_j\) 的值很小
- 让 \(\frac{\partial J_j}{\partial \mathbf{Z}_j}=0\),解得 \(\mathbf{Z}_j = \frac{1}{N_j} \sum_{i=1}^{N_j} \mathbf{X_i}, \ \ \ \mathbf{X}_i \in S_j\)
-
算法描述 :
- 任选 K 个初始聚类中心:\(\mathbf{Z}_1(1), \mathbf{Z}_2(1), ..., \mathbf{Z}_K(1)\) 括号内序号:迭代运算的次序号
- 按最小距离原则将其余样品分配到 K 个聚类中心中的某一个,即 \(\min\{\parallel X - Z_i(k) \parallel, i=1,2,...,K\}=\parallel X-Z_j(k) \parallel=D_j(k),则 X \in S_j(k)\),注意,k 是迭代运算次序号,K 是聚类中心个数
- 计算各个聚类中心的新向量值 : \(Z_j(k+1) \ \ j=1,2,...,K\)
\[ Z_j(k+1) = \frac{1}{N_j} \sum_{X \in S_j(k)} \mathbf{X} \ \ \ j=1,2,...,K \]\(N_j\): 第 j 类的样本数
- 判断
- 如果 \(Z_j(k+1) \ne Z_j(k) \ \ j=1,2,...,K\),则回到 2,将模式样本逐个重新分类,重复迭代计算
- 如果 \(Z_j(k+1) = Z_j(k) \ \ j=1,2,...,K\),算法收敛,计算完毕
迭代自组织的数据分析算法 ¶
- 算法特点
- 加入了试探性步骤,组成人机交互的结构
- 可以通过类的自动合并与分裂得到较合理的类别数
- 与 K- 均值算法
- 相似:聚类中心的位置均通过样本均值的迭代运算决定
- 相异:K- 均值算法的聚类中心个数不变,但 ISODATA 算法不变
-
算法描述
- 预选 \(N_C\) 个聚类中心 \(\{Z_1, Z_2, ..., Z_{N_C}\}\),\(N_C\) 也是聚类过程中实际的聚类中心个数
- 把 N 个样本按最近邻规则分配到 \(N_C\) 个聚类中
\[ 若 \ \ \ \parallel X - Z_j \parallel = \min\{\parallel X - Z_i, i = 1, ,2, .., N_C\} \\ 则 \ \ \ X \in S_j \]- 若 \(S_j\) 中的样本数 \(N_j < \theta_N\),则取消该类,并且 \(N_C\) 减去 1
- 修正各聚类中心值 \(Z_j = \frac{1}{N_j} \sum_{X \in S_j} X \ \ \ j=1,2,...,N_C\)
- 计算 \(S_j\) 的类内的平均距离 \(\bar{D_j} = \frac{1}{N_j} \sum_{X \in S_j} \parallel X - Z_j \parallel \ \ \ j=1,2,...,N_C\)
- 计算总体平均距离
- 判断当前是分裂还是合并,决定迭代步骤等
- 若 \(N_C \le K/2\),进入分裂
- 如果迭代次数是偶数或 \(N_C \ge 2K\),则合并否则分裂
- 计算每个聚类中样本距离的标准差向量
- 求每个标准差向量的最大分量
- 太长了。。。
- 全是公式。。。
判别函数 ¶
判别函数 ¶
- 定义:直接用来对模式进行分类的准则函数。若分属于 \(\omega_1, \omega_2\) 的两类模式可用一方程 \(d(X)=0\) 来划分,那么称 \(d(X)\) 为判别函数。
- 确定判别函数的两个因素
- 判决函数 \(d(X)\) 的几何性质。它可以是线性的或非线性的函数,维数在特征提取时已经确定
- 判决函数 \(d(X)\) 的系数,用所给的模式样本确定
线性判别函数 ¶
一般形式 ¶
将二维形式推广到 n 维,线性判别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增广向量的形式 \(d(X)=W^{\top}X\)
性质 ¶
- 两类情况
- 多类情况
- \(\omega_i \sqrt{\omega_i}\) 两分法
- 用线性判别函数将属于 \(\omega_i\) 类的模式与其余不属于 \(\omega_i\) 类的模式分开
- \(\omega_i \omega_i\) 两分法
- 一个判别界面只能分开两个类别,不能把其余所有的类别都分开。判决函数为 \(d_{ij}(X)=W_{ij}^{\top}X\)
- 性质:\(d_{ij}(X) > 0, \forall j \ne i; i, j = 1,2,...,M,若X \in \omega_i\)
广义线性判别函数 ¶
- 目的:对非线性边界,通过某映射,把模式空间 \(X\) 变成 \(X^*\),以便将 \(X\) 空间中非线性可分的模式集,变成在 \(X^*\) 空间中线性可分的模式集
非线性多项式函数 ¶
- 非线性判别函数的形式之一是非线性多项式函数
- 设一训练用模式集,\(\{X\}\) 在模式空间 \(X\) 中线性不可分,非线性判别函数形式如下:
- 广义形式的模式向量定义为:
线性判别函数的几何性质 ¶
- 模式空间与超平面
- 权空间和权向量解
感知器算法 ¶
创建日期: 2023年8月26日 15:00:56